参考地址: 电磁感应公式总结
电路回路里面若不计内阻:$E=IR_总$
若计内阻:$E=I(r+R)$
电磁感应里:1,计算平均电动势的通式:$E=n\Delta \Phi/\Delta t$ n是线圈匝数,$\Delta \Phi/\Delta t$磁通量变化率
2,导体杆垂直切割磁感线杆两端的电动势$E= BLv$
3,杆旋转平面与磁场垂直两端的电动势$E=BL^2ω/2$ (ω指杆的角速度)
4,线圈在磁场中绕垂直磁场的的轴转动产生交流电的通式:$E=NBSωsinωt$,中性面开始计时
或$E=NBSωcosωt$,线圈平面平行磁场开始计时。
计算感应电动势时总电动势等于感生电动势与动生电动势之和
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动生电动势$E_1=BLv$
闭合电路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 $E_2=n \Delta Φ/ \Delta t$
总电动势$E=E_1+E_2$
当感生电动势与动生电动势方向相同时二者直接相加;当感生电动势与动生电动势方向相反时二者直接相减,方向和电动势的值大的方向相同。
电磁感应电动势本身分为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
这两个电动势产生的原理是不同的,高中教材中有讲到.
实际上,在任何问题中,都是二者之和,只不过一般只存在一个.
$E=nS \Delta B/ \Delta t+nB \Delta S/ \Delta t$,前者是感生,后者是动生.
自感电动势 $E=L \frac{\Delta I}{\Delta t}$
电流 $I=\frac{Blv}{R}=\frac{BS}{R}=\frac{\Phi}{R}$
安培力 $F=BIL=\frac{B^2L^2v}{R}$
电磁感应公式:
1、$E=nΔΦ/Δt$,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sinA$(切割磁感线运动),E=BLV中的v和L不可以和磁感线平行,但可以不和磁感线垂直,其中sinA为v或L与磁感线的夹角。L:有效长度(m),一般用于求瞬时感应电动势,但也可求平均电动势。
3、$E_m=nBSω$,$E_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电磁感应是指因为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电磁学领域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电磁感应不仅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为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转化奠定了实验基础,为人类获取巨大而廉价的电能开辟了道路,在实用上有重大意义。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标志着一场重大的工业和技术革命的到来。
物理热词
问答
Latest
© 2019-现在 简易物理,让物理教学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