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定理的内容
动量定理反应的是力在时间维度上的积累效果。
(1)基本概念描述: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量。即$F_合 t=I=Δp$ ;
(2)我们还可以这样来表述:对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的冲量的代数和,等于动量的改变量。
在外力不恒定,或者各个力作用时间不同时,优先选择后者。
提醒:动量与冲量都是矢量,是有方向的,因此在解题时首先要规定好正方向。
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基本表达式:$F_合 t=I=Δp$;
当存在多个力做冲量时,我们还可以写成分力冲量代数和的形式:
$F_1 t_1+F_2 t_2+F_3 t_3+……=I_1+I_2+I_3+……=Δp$
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应用区别
动量定理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而动能定理是力在位移上的积累。
针对考题的解题来说:当题目中有时间t(或者求时间t)时,我们优先选择动量定理。
反之,当题目中有位移x(或者求位移x)时,我们优先选择动能定理来解题。
动量定理中的合外力
动量定理公式$F_合 t=I=Δp$,公式中的力F指的是物理所受到的合外力。
合外力包括重力,弹力,支持力,阻力等所有的外力。
动量定理的使用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研究对象一般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质点组。质点组内各物体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也可以是相对运动的。研究过程既可以是全过程,也可以是全过程中的某一阶段。
(2)进行受力分析。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给研究对象的力。研究对象内部的相互作用力(内力)会改变系统内某一物体的动量,但不影响系统的总动量,因此当研究对象为质点组时,不必分析内力。
(3)规定正方向。由于力、冲量、速度、动量都是矢量,在一维的情况下,列式前要先规定一个正方向,和这个方向一致的矢量为正,反之为负。
(4)写出研究对象的初、末动量和合外力的冲量(或选定方向上各外力在各个运动阶段的冲量的矢量和)。
(5)根据动量定理列式求解。
物理热词
问答
Latest
© 2019-现在 简易物理,让物理教学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