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电动势是指由反抗电流发生改变的趋势而产生电动势。反电动势一般出现在电磁线圈中,如继电器线圈、电磁阀、接触器线圈、电动机、电感等。
直流电动机最初启动时,励磁绕组建立一个磁场,电枢电流产生另一个磁场,两磁场相互作用,启动电动机运行。电枢绕组在磁场中旋转,因此产生发电机效应。实际上旋转电枢产生一个感应电动势,与电枢电压极性相反,这种自感应电动势称为反电动势。emf通常表示电动势,但由于它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力”,所以起不到任何帮助,但反电动势仍然在电动机里作为自感应电动势应用。反电动势也称为反抗电动势,当电动机匀速运行时可以显著地减小电枢电流。
电动机转动时,线圈中磁通量会发生改变,产生感应电动势,从楞次定律来看,这个电动势总要削弱电源电动势的作用,我们通常把产生的这个电动势称之为反电动势。
当线圈磁通量增加,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要阻碍磁通量的增加,当线圈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要阻碍磁通量的减小。
那么这个感应电动势的方向跟线圈外加电压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通常在电机中把这个感应电动势称为反电动势。这就是反电动势的来源。
根据感生电动势E的公式
$E=\Delta Φ/\Delta t$
由以上公式可以知道电机绕组中的反电动势的大小跟它的单位时间内的磁通量的变化量成正比。也就是说,在Δt固定的情况下,磁通量变化越大,那么反电动势就越大,反之磁通量变化越小,那么反电动势就越小。
物理热词
问答
Latest
© 2019-现在 简易物理,让物理教学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