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的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并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①物体间相互接触并挤压;
②物体接触面粗糙;
③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的大小计算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
必须要用公式$f=μN$来计算
(1)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时候,必须先分析弹力,再来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一般受力分析是采取坐标系分解的方法。
(2)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能用公式$f=μN$,其中的N表示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重力mg;
2.静摩擦力的大小计算
(1)必须明确,静摩擦力大小不能用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N$)来计算。从实际的测量数据来看,其最大值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一般的计算中,往往会告知条件: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f_{max}=μN$)。
(2)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确定(“被动性质的力”),其可能的取值范围是:$0<f≤fm$。
摩擦力的方向判断
1.定义法
定义法是最基本的判断摩擦力方向的方法。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从摩擦力的定义来看,摩擦力的方向就是阻碍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2.假设法
另外一个方向判断方法就是假设法。首先假设界面是绝对光滑,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与常规事实(或题意)不符;借此(摩擦力为“事实”提供动力或阻碍)来判定摩擦力的方向。这种假设法对静摩擦和滑动摩擦都成立。
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
(1)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在皮带作用下被加速,f作为动力);
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在皮带上向左运动,f作为阻力)
下图是摩擦力作为动力的情况。参考:高中物理模型-传送带
摩擦力作为阻力请参考:高中物理模型-传送带(2)
(2)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和物体速度方向垂直(物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 参考:圆盘
(3)摩擦力的方向可能跟物体运动方向之间成任意角度。(例如,手握玻璃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时,由于玻璃杯自身有重力,所以它有竖直向下的运动趋势,而玻璃杯在竖直方向受平衡力.说明手给玻璃杯的静摩擦力方向就是竖直向上的,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水平的,二者相垂直.若玻璃杯向其它任何方向匀速运动,而玻璃杯所受手给它的静摩擦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的,则静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以成任意角度.)
物理热词
问答
Latest
© 2019-现在 简易物理,让物理教学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