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研究对象看作一个孤立的物体并分析它所受各外力特性的方法。外力又包括主动力和约束力。又称画隔离体图,或画示力图,是进行力学计算的基础。
主动力
(1) 重力
(2) 弹簧弹性力
(3) 静电场力和洛仑兹力
常见约束类型
(1)搁置约束,约束力沿接触面的法线.
(2)(柱)铰座,约束力垂直于转轴,但方向未定,通常用两个彼此垂直的、且垂直于转轴的分力表示.
(3)球铰座,约束力过球心,但方向不定,通常用三个彼此互垂的分力表示.
(4)辊座,约束力垂直于辊座的接触面.
(5)颈轴承与止推轴承,颈轴承处约束力垂直于转轴,但其方向未知,故用两个垂直于轴且彼此相互垂直的分力表示.止推轴承等于颈轴承再加上搁置约束力可画三个分量,一个分量沿轴方向,其他两个分量互垂直垂直于轴.对于复杂的结构进行力学计算时,有时要将各个部件从连接处折开,分别画出每一个部件的受力图,此时必须注意在受力图上表示出在连接处约束力服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受力分析(forceanalysis)将研究对象看作一个孤立的物体并分析它所受各外力特性的方法。外力包括主动力和约束力(见约束)。
分析力的特性主要是为确定这些外力的作用点、方向等。例如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属于外加的主动力,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方向铅垂向下。
约束力的大小一般是未知的(除非用铡力器作约束体测定其作用力)。有一部分约束的约束力方向是可以确定的。例如绳索的约束力总是拉力,拉紧时方向沿绳;光滑面的约束力总是推力,方向沿该面法线。沿粗糙接触面的约束力就是摩擦力(见摩擦)。
物体将开始运动时,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如果摩擦系数μ已知,最大静摩擦力$F_m$与法向反力N的数值关系为$F_m=μN$。
在平衡情况下,摩擦力F的大小可以是从0到$F_m$之间的任一个值,其大小应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来计算。另外,由铰链的构造还可确定约束力的方向。例如圆柱铰的约束力可用垂直于圆柱轴的平面上的两个力表示;又如活动支座约束力的方向可用垂直于支承面的一个力N表示。
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物体是否平衡由外力确定,物体不平衡时的加速度也由外力确定,都与物体内部相互作用的内力无关。
所以求解力学问题时,常有意识地选取某部分作为研究对象,把它看作一个物体,并把它从周围环境的约束中割开,而加以相应的外力。
解除约束后的物体称为隔离体。画出隔离体及其所受全部外力的图称为受力图。
例如重为G的梯子AB置于光滑的铅垂墙和租糙的水平地面之间,地面和梯接触的摩擦力为F,梯子D点和墙体E点间用水平绳拉紧。若把梯子作为隔离体,它的受力图如图l所示。其中T为绳的张力;G为梯的重力;$N_A$为光滑墙的反力;$N_B$为地面反力;F为摩擦力。梯子将要滑动时,F达到最大摩擦力$μN_R$,一骰情况$F<μN_B$。
过程简介
1.受力分析的定义: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物理情景中所受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这就是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再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
3.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即确定受力分析的物体。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的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的系统组合。
(2)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检查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
(3)画出受力示意图: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受力分析.一般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它场力。在受力分析的过程中,要边分析边画受力图(养成画受力图的好习惯).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4)检查受力分析是否有误:受力分析完后,检查画出的每一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检查分析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运动状态,否则,必然发生了漏力、多力或错力现象。
物理热词
问答
Latest
© 2019-现在 简易物理,让物理教学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