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
1、定义: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后,各种单色光按波长大小依次排列的图案。
2、分类
(1)连续谱:连续分布的包含有从红光到紫光各种颜色光的光谱叫做连续光谱。
(2)线状谱:只含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的光谱。
线状谱的特点:不连续,只是些亮线组成;不同色,每种颜色对应着一种波长;不等距,相邻两种光的波长间距不相同。
3、光谱分析: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特定的线状谱。不同的原子,其原子光谱不同——原子的“指纹”,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的化学组成,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
氢原子光谱
巴耳末系的计算可以使用约翰·巴耳末在1885年发现的巴耳末公式——一个经验式。 来自氢原子所发射的光谱线在可见光有4个波长:410纳米、434纳米、486纳米和656纳米。它们是吸收光子能量的电子进入受激态后,返回主量子数n等于2的量子状态时释放出的谱线。
其中R叫做里德伯常量,λ为波长,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
氢原子光谱
相关链接:
物理热词
问答
Latest
© 2019-现在 简易物理,让物理教学更简单